公共|上海市民文化节: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上海样本
2023-03-24 11:27:31   文旅中国

上海市民文化节自2013年创办至今,已成为上海公共文化服务领域最有影响的群众文化活动,为全国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一个内涵丰富的样本。

其样本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资料图片)

一、坚持人民性

“以人民为中心”是上海市民文化节始终如一的办节宗旨,人民性是上海市民文化节最鲜明的特征。

上海市民文化节处处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以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和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全面提升市民精神气质和文明素养为目标,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以实际行动深刻诠释“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

与其他文化节日不同,首届上海市民文化节以在全市开展“文化服务日”的独特方式拉开活动序幕。全市200多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和近百个文化广场、公共绿地和商业中心,每一个都是“主舞台”。

在办节机制上,上海市民文化节一改以往政府办文化的传统,通过广发“英雄帖”和举手机制,有效动员全社会积极参与。同时积极搭建各种平台,使广大市民真正有机会站到上海市民文化节的舞台中央。

“百个社区树品牌、万支团队齐出彩、社会各界同参与、千万市民共享受”。在上海市民文化节的舞台上,广大市民才是真正的主角。

二、推进平台化

上海市民文化节最大的创新是实现了公共文化服务的平台化发展,促进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整体转型升级。

从上海市民文化节人们可以看到,传统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员工”模式,正在转变为“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多元主体”模式。这个主体可以是企业、社会组织、社会文化团体,也可以是基层群众文体团队。云平台和各种数字服务手段的广泛运用,也大大强化了上海市民文化节的平台功能。

人们可以看到,各种社会资源在这个平台上集聚,转化为公共文化服务资源,从而由系统内“小循环”发展到社会化“大循环”,真正实现“用小力气,做成大事情”。

上海市民文化节自创办以来,累计开展各类活动约40万项,服务市民约2亿人次,有逾千家社会主体先后承办、举办、参与、服务各项活动。这就是来自上海市民文化节平台的巨大力量。

三、注重品牌化

上海市民文化节有非常自觉的品牌意识,小到LOGO的设计,大到每年主题的设定、大型活动的策划,都有着清晰的品牌定位。

这里培育了一批又一批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大美育”“大展示”“大比武”“大阅读”四大品牌板块涵盖数千项公共文化活动。上海市民合唱大赛、上海市民舞蹈大赛、上海市民TED演讲大赛、上海市民手工艺大赛、青少年传统文化大赛、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大赛等品牌赛事,已成为广大市民展示、交流的平台,有的大赛已从上海走向长三角,走向全国。

上海市民文化节涌现了一批又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示范效应的群众文化特色团队、品牌团队,发挥了引导和支持群众文化团队健康、规范、有序开展活动的示范引领作用。上海市民文化节还与上海各区和五个新城文化品牌建设紧密结合,积极互动,为区域文化品牌建设赋能。

四、成为创新源

创新,是上海市民文化节每年对自身提出的要求。其成长发展历程就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

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不断增强上海市民文化节的吸引力、不断提高群众文化活动的质量、不断适应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和人民群众的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因为坚持的是以人民为中心,有广大群众和各类社会主体的广泛参与,因为有品牌、有平台,同时是一个开放的体系,所以上海市民文化节就有了持续创新的源头活水。

上海市民文化节每年都在办节机制、项目设计、平台优化、服务创新上求突破;各区市民群众和各类社会主体每年都带来各种精心策划、充满创意的文化活动。

十年的发展和探索,让群众文化活动的内涵不断丰富,公共文化服务的边界得到拓展,诞生了一批又一批超越传统公共文化范畴的新空间、新玩法。如今,上海市民文化节已经成为一个具有不竭创新动力和强大创新能力的创新之源。

(作者系国家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上海市群众艺术馆第一届理事会理事长)

责编:勾晓庆

关键词:

上一篇:盘中异动 | 华夏中证文娱传媒ETF涨2.08%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