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态化退市期待常态化的投资者保护措施|全球热门
2023-05-08 06:53:46   皮海洲


(资料图)

截至2023年4月29日,沪市主板1689家上市公司(除交大昂立外)全部完成2022年年度报告披露。为此,上交所发布了题为《业绩增长韧性不改,消费投资加速修复——2022年沪市主板公司经营业绩情况分析》的文章,对沪市主板公司2022年的经营情况进行了系统性分析。

在提及退市问题时,上交所表示,2023年年初以来,已有11家公司锁定终止上市。其中,4家公司触及交易类退市指标,3家公司预计重大违法退市,4家公司2022年年度报告披露后触及财务类退市指标。此外,还有17家公司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其中,触及“营业收入+净利润”组合指标、净资产为负、审计意见类型触及*ST的分别有6家、9家和5家,3家公司同时触及多项情形。总体来看,多元化退市制度彰显威力,退市渐趋常态化,优胜劣汰机制更趋稳固。

退市渐趋常态化,这是管理层对近年A股退市工作的一种肯定。2022年,A股共有42家公司被强制退市,年度退市数量创下A股历史新高。而在此之前,2021年退市股数量为20家,2020年退市股数量为16家,1999年至2019年期间A股退市数量共有110家。因此,2022年退市公司数量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而今年开局良好,已有11家公司锁定终止上市。这就难怪上交所认为“退市渐趋常态化”了。

从最近几年A股退市公司逐年增多的事实来看,A股上市公司的退市工作确实有所加强,也取得了些许的成绩。但不论是从A股市场的现状来看,还是从与国际市场的比较来看,A股上市公司的退市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常态化退市的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

比如从A股市场来看,截至2023年4月29日,A股5164家上市公司中,有5160家披露了2022年年度财务报告。其中,2451家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111家公司实现盈利,5160家公司合计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5.21万亿元,同比增长1.36%。这样的数据显然是难以令人乐观的,这意味着有超过半数的公司净利润是没有增长的,有超过千家公司的利润是亏损的,所有公司利润同比增长1.36%,这一增速低于2022年我国的CPI水平(2%),更低于2022年新股扩容的速度,2022年新上市公司数量增长9.11%。这些数据显示,A股上市公司质量亟待提高,而其中一个重要举措就是加大退市力度,将垃圾公司早日从A股市场出清。

而放眼国际市场,一些主要股市的退市力度都是非常大的,每年退市公司的数量通常都占上市公司总数的3%以上,有时甚至还超过了10%。以美股为例,2022年退市339家,而2022年美股上市419家公司。将目光放得更长远一些,从1975年至2012年38年间,美国三大股市(NYSE、NASDAQ、AMEX)IPO总计为15922家,退市总计为17303家(含并购及主动退市),也就是说,38年间美股年均IPO公司数为419家,年均退市公司数为455家,退市公司数量大于IPO公司数。因此,与美国及国际市场相比,A股退市力度显然还是太弱,2022年A股退市42家,不足上市公司数量的1%。A股每年退市公司的数量至少要超过新上市公司数量的50%才行,这才是真正的常态化退市。

当然,在退市常态化的同时,投资者保护工作也需要跟上,做到投资者保护常态化。在上市公司退市的同时,相对应的投资者保护也要提到日程上来。毕竟上市公司退市往往会给投资者带来或多或少的损失。当然,上市公司退市不一定要赔偿投资者损失,但有的公司退市却涉及到投资者赔偿问题。比如,上市公司欺诈发行;又比如,上市公司存在弄虚作假等重大违法行为;再比如。大股东掏空上市公司等。像这些涉及到上市公司或大股东或企业高管重大违法行为造成的上市公司退市,这是需要赔偿投资者损失的。

在赔偿投资者的问题上,目前科创板两家公司*ST紫晶和*ST泽达的强制退市,其相应的投资者保护工作无疑为常态化的投资者保护进行了一次有益的探路。两家公司均因涉及欺诈发行而被强制退市,但在保护投资者利益方面,*ST紫晶的保荐机构联合其他中介机构准备对投资者进行先行赔付;而*ST泽达则面临着投资者的诉讼,中证中小投资者服务中心也已发声,该诉讼有望成为又一起特别代表人诉讼案件。很显然,这是两种有效保护投资者利益的方式,可以为常态化的投资者保护树立起榜样的作用。希望未来在上市公司常态化退市的同时,也能更多地通过先行赔付或特别代表人诉讼的方式,将投资者保护常态化。

关键词:

上一篇:有内痔有什么症状-环球微速讯
下一篇:最后一页